at first:本来想写上如何修复坏道/屏蔽坏道,但是技术有限,望见谅。
linux和win是不同的(废话
),win下磁盘检测工具一抓一大把,管用不管用的名字起的都相当牛,不是**大师就是**专家,但是管用的就不多了。汗
linux下,最长用的磁盘检测工具是smartcontrol了(smartctl)
但是我的移动硬盘竟然不支持smart,所以只能用肥猪流方法啦
起因:悬挂在某高处的某物体,自由落体状,砸在了320G eaget 移动硬盘上,外壳有损伤,因为正在进行读写操作,所以进行坏道检测。(杯具阿!!
)
首先umount已经mount的移动硬盘
进行检测:
方法一:
方法二:
因为需要对磁盘进行检测,所以速度非常之缓慢,在检测过程中注意不要断电,不要对硬盘进行任何读写,不要移除硬盘,不要物理损伤,不要震动等等。
杂牌硬盘还要注意散热。
检测过程可以中途终止,也可以指定区块重新开始
用法:
当你看到:
恭喜!!没有坏道。如果>0,那么你也杯具了。快找软件修复吧!!
命令以及相关信息请参考:
http://www.jb51.net/os/RedHat/1328.html
http://www.linuxdiyf.com/viewarticle.php?id=79907
2009-10-04 update:
今天进行了320G移动硬盘read-only badblock test
还好还好。
所以说,移动硬盘,应该多多注意才是。
每次拔下时,要umount,然后再拔下。
不过我尝试过,第一次umount后马上拔下,硬盘有异响,频率很高的口支声,但是umount后等10s左右再拔下来,就没有,想来应该是磁头回landing zone的时间吧!
移动硬盘不比u盘,多多小心,多多注意才是哦!!
update : 2009-12-05
ubuntu9.10可以在桌面右键点击盘符,然后选择“safely remove this device”,大部分移动硬盘可以自动卸载并停止转动,所以需要进行坏道检测的童鞋,不要点击这个选项,仅仅卸载即可……
检测完成后,可以mount上再点击那个“safely remove device”,使移动硬盘停止转动。
(大部分移动硬盘可以停止转动,但是小部分的还是不可以,原因未知,应该是硬盘盒问题。)
linux和win是不同的(废话


linux下,最长用的磁盘检测工具是smartcontrol了(smartctl)
但是我的移动硬盘竟然不支持smart,所以只能用肥猪流方法啦

起因:悬挂在某高处的某物体,自由落体状,砸在了320G eaget 移动硬盘上,外壳有损伤,因为正在进行读写操作,所以进行坏道检测。(杯具阿!!

首先umount已经mount的移动硬盘
代码:
umount /dev/sd*
进行检测:
方法一:
代码:
badblocks -s -v /dev/sd*1
方法二:
代码:
sudo e2fsck -f -c /dev/sd*1
因为需要对磁盘进行检测,所以速度非常之缓慢,在检测过程中注意不要断电,不要对硬盘进行任何读写,不要移除硬盘,不要物理损伤,不要震动等等。
杂牌硬盘还要注意散热。
检测过程可以中途终止,也可以指定区块重新开始
用法:
代码:
sudo badblock /dev last start
引用:
耐心等待吧!我320G移动硬盘,用了2小时,60%,然后为了写这篇文章,杯具的按下了ctrl+c
幸好可以指定区块开始
幸好可以指定区块开始

当你看到:
引用:
Pass completed, 0 bad blocks found.
恭喜!!没有坏道。如果>0,那么你也杯具了。快找软件修复吧!!
引用:
其他
1、fsck使用badblocks的信息
badblocks只会在日志文件中标记出坏道的信息,但若希望在检测磁盘时也能跳过这些坏块不检测,可以使用fsck的-l参数:
# fsck.ext3 -l /tmp/hda-badblock-list.final /dev/hda1
2、在创建文件系统前检测坏道
badblocks可以随e2fsck和mke2fs的-c删除一起运行(对ext3文件系统也一样),在创建文件系统前就先检测坏道信息:
# mkfs.ext3 -c /dev/hda1
代码表示使用-c在创建文件系统前检查坏道的硬盘。
这个操作已经很清楚地告知我们可以采用“mkfs.ext3 -c”选项用“read-only”方式检查硬盘。这个命令会在格式化硬盘时检查硬盘,并标出错误的硬盘“block”。用这个方法格式化硬盘,需要有相当大的耐心,因为命令运行后,会一个个用读的方式检查硬盘。
1、fsck使用badblocks的信息
badblocks只会在日志文件中标记出坏道的信息,但若希望在检测磁盘时也能跳过这些坏块不检测,可以使用fsck的-l参数:
# fsck.ext3 -l /tmp/hda-badblock-list.final /dev/hda1
2、在创建文件系统前检测坏道
badblocks可以随e2fsck和mke2fs的-c删除一起运行(对ext3文件系统也一样),在创建文件系统前就先检测坏道信息:
# mkfs.ext3 -c /dev/hda1
代码表示使用-c在创建文件系统前检查坏道的硬盘。
这个操作已经很清楚地告知我们可以采用“mkfs.ext3 -c”选项用“read-only”方式检查硬盘。这个命令会在格式化硬盘时检查硬盘,并标出错误的硬盘“block”。用这个方法格式化硬盘,需要有相当大的耐心,因为命令运行后,会一个个用读的方式检查硬盘。
命令以及相关信息请参考:
http://www.jb51.net/os/RedHat/1328.html
http://www.linuxdiyf.com/viewarticle.php?id=79907
2009-10-04 update:
今天进行了320G移动硬盘read-only badblock test
还好还好。
引用: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umount /dev/sdc1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umount /dev/sdc2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sudo badblocks -s -v /dev/sdc1
[sudo] password for delectate:
Checking blocks 0 to 304182710
Checking for bad blocks (read-only test): done
Pass completed, 0 bad blocks found.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sudo badblocks -s -v /dev/sdc2
[sudo] password for delectate:
Checking blocks 0 to 8385929
Checking for bad blocks (read-only test): done
Pass completed, 0 bad blocks found.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umount /dev/sdc2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sudo badblocks -s -v /dev/sdc1
[sudo] password for delectate:
Checking blocks 0 to 304182710
Checking for bad blocks (read-only test): done
Pass completed, 0 bad blocks found.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sudo badblocks -s -v /dev/sdc2
[sudo] password for delectate:
Checking blocks 0 to 8385929
Checking for bad blocks (read-only test): done
Pass completed, 0 bad blocks found.
delectate@delectate-laptop:~$
所以说,移动硬盘,应该多多注意才是。
每次拔下时,要umount,然后再拔下。
不过我尝试过,第一次umount后马上拔下,硬盘有异响,频率很高的口支声,但是umount后等10s左右再拔下来,就没有,想来应该是磁头回landing zone的时间吧!
移动硬盘不比u盘,多多小心,多多注意才是哦!!

update : 2009-12-05
ubuntu9.10可以在桌面右键点击盘符,然后选择“safely remove this device”,大部分移动硬盘可以自动卸载并停止转动,所以需要进行坏道检测的童鞋,不要点击这个选项,仅仅卸载即可……
检测完成后,可以mount上再点击那个“safely remove device”,使移动硬盘停止转动。
(大部分移动硬盘可以停止转动,但是小部分的还是不可以,原因未知,应该是硬盘盒问题。)
转自Ubuntu中文社区:原帖地址: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f=120&t=2299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