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博客

魅力Linux|魅力空间|魅力博客|学习Linux|ubuntu日记|电脑教程|手机软件

腾讯和360口水战相关新闻动态。仅列几条,以供笑尔。



一直以来我对360与腾讯的事情是以一笑置之的态度看待:鱼盽相争,鱼翁得利。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实在一笑话矣。你们整个你死我活,我还是照用我的QQ与朋友聊天。(若是以前也是照用360打补丁,从来没用他的杀软。现在已经好久没用360了。)

一下我收集了几篇网上的热门文章,都是关于360与腾讯的,大家有兴趣不如看看:

关于360,实在看不下去了,说一些实在话.

撕破脸!360大刀砍向腾讯QQ

 
 
 
 
 
 
 
 
 
 
 
 
 
一直关注着QQ大战360的事件紧张,时不时会去腾讯看看那边的消息,今天下午17点41分,我在腾讯新闻网上看到一条很吓人的消息:
.
腾讯宣布10日将关闭QQ群防止360入侵
中新网4日下午消息:腾讯控股(00700-HK)今日举行关于360纷争发布会,腾讯CTO熊明华在发布会上称,因为要全面配合腾讯QQ软件对电脑进行360杀毒软件的系统排查自检工作,以及防止360非法入侵的系统升级功能。腾讯公司将在一周之后(11月10日)关闭所有QQ群,请QQ群的成员保存好群内联系方式,腾讯不对意外损失联系方式负责。共同创建文明的上网环境,抵制360非法软件的入侵,是每一个互联网人的责任,腾讯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财华社深圳新闻中心)
---我是可爱的分隔线------
我原本不敢相信腾讯会做出这么疯狂的行为,但这是腾讯自己发布的新闻,我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真的要逼我离开吗?正在为我的QQ生涯即将结束感到悲哀时候,却又看到腾讯立即发布了一个新的消息:
腾讯澄清:QQ群关闭系谣言,不排除竞争对手所为
11月4日消息 11月4日,有消息称腾讯CTO熊明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在一周之后(11月10日)关闭所有QQ群,对此腾讯方面回应,从未说过要关闭QQ群,不排除是某些竞争对手刻意制造了这条新闻。
中午腾讯召开发布会之后,有新闻称“腾讯CTO熊明华在发布会上称,因为要全面配合腾讯QQ软件对电脑进行360杀毒软件的系统排查自检工作,以及防止360非法入侵的系统升级功能。腾讯公司将在一周之后(11月10日)关闭所有QQ群,请QQ群的成员保存好群内联系方式,腾讯不对意外损失联系方式负责。”
对此,腾讯方面负责人表示从未说过要关闭QQ群,且已经联系过熊明华,对方称从未说过此话。腾讯表示,不排除是某些竞争对手刻意制造了这条新闻。(完)
---我是可爱的分隔线------
我完全被腾讯搞蒙了!!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腾讯会自打嘴巴呢?谣言居然是自己人发在自己网站上的吗?姐我很诧异。。。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续]本人所写都是真的,并非PS的图.不相信的自己去百度搜下.那新闻被删除了,但百度快照可以看到原文的.

五块党:被喷死我也要立挺腾讯。

在乐讯这个恨腾讯如杀父仇人的地盘上我知道此贴一出我被喷无疑。但是我就算拿N个锅盖我也要冒死一说。因为有跟我一样知道真像的人,他会支持我的。
首先,喷之前你敢捏着你的JJ说你了解整个事情的真像吗?对待两家公司你都是公平的?那么请接着往下看。

扣扣给了我们及时的沟通,在网络上可以给家人联系。和爱人嘘寒问暖。和朋友谈天说地。让我们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古人有云。吃水不忘挖井人。
你们常说扣扣一直模仿。但是MSN不是今天才出现。你们为什么没有选择用MSN?因为你知道你要支持国产,要支持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今天这么多人喷扣扣让我很心寒。让我知道网友是多么的无知。他们从来都不去了解事件的真像。而只是一味的喷。因为他们觉得大家都喷了我不喷怎么能证明2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事件的经过。

首先腾讯模仿了360的安全卫士。360怕腾讯借助他的用户优势抢占市场,于是乎开始抓腾讯的把柄。终于,他真的抓到了,那就是腾讯扫描用户的隐私。的确腾讯扫描了用户的硬盘。但那都是为了用户帐号的安全。大家都知道QQ有个定时扫描QQ木马的安全插件。可能会随着软件的运行而扫描。360就借题发挥了,开始恶心腾讯了。说腾讯窃取用户的资料。那么作为受害人的我们损失什么没有?开始腾讯没有理会,结果360却坐不住了把他的王牌拿出来了,那就是扣扣保镖。声称一切都是用户的自愿。我们都知道腾讯扣扣聊天是完全免费的,这下扣扣保镖由用户的设置拦截了一切扣扣广告使得扣扣可能在广告业务的损失。这笔损失不是小数目,首页的广告能少钱吗?有可能还会接到合作方的律师函。

大家都喜欢用比喻,那好我也来个比喻:腾讯就如一个跳脱衣舞的小姐,这天你来到舞厅看腾讯小姐的舞姿,(本来看是免费的,小姐全靠衣服上的广告赚点钱)结果小姐慢慢的脱,一件一件的脱,而且衣服上全是广告。你看的不过瘾。很气愤。于是你到某家公司请了个保镖。你又去看跳脱衣舞了。
保镖说他可以一次行把小姐的衣服都脱了,让你免去看广告的麻烦,于是你很乐意。你这样做了。但小姐却因为没有给某某公司做广告挨踢了。这之后小姐跟你说:如果你还带保镖来她就不跳给你看了,于是你急了,说他个婊子还想立牌坊。

到这你知道整件事情的真像了吗?说腾讯逼你卸载360,那么到现在你知道扣扣为什么做这个决定了吧。你能说你是最大的受害者吗?你能说这件事情全是腾讯的责任?了解事情的始末了吧,接下来我们看看360的发家史

卖掉3721创就了360.(很不错的一个软件),由系统安全辅助软件,到木马查杀工具。(得意开始忘形了)再到集成多功能的专业软件。(开始恶心了)从云端木马查杀了到360杀毒。最后成为中国最安全的软件之一(我雷不死你)。

最后整件事情都说腾讯在垄断在逼用户。如果说,(我们就说如果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了)整件事情没有360的恶作剧,会有今天的“被逼的”吗?

最后希望你们去听龚格儿的一首歌《被逼的》。

青蛙深入分析.此次大战的根本原因所在

表面上看.这次大战的起因是QQ扫描用户文件.360揭发了.于是就打起来了.QQ被无数的人喷..其实.深入分析.就知道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我之前说过.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钱...QQ扫描硬盘.其实本身不是个大事.迅雷.PPLIVE.暴风影音.酷狗等等软件.其实都会扫描用户硬盘.这可以说是行业潜规则.如果360说迅雷扫描硬盘了.绝对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迅雷的装机量绝对不低)..为什么到了QQ这就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因为对QQ不满的人太多.而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QQ有太多的付费特权服务..这就又回到一个钱字上来了.QQ聊天本身是不收费的.所以它发展壮大起来了.但随之而来的种种收费特权就让许多人不爽了.因为他们都不愿意为了这本身免费的玩意花钱.但是又看那些花了钱的人非常不爽.因为那些付费用比免费用户的权利要多.但是你总不能去喷那些花钱买特权的人吧?毕竟钱是人家的.人家乐意.于是只有把矛头指向QQ了.如果你QQ不出这些收费服务.那么那些愿意花钱的人就不会凌驾于免费用户之上了.这样大家就平等了..但是很遗憾..中国离共产主义还早的很..特权必然是会存在的.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放在这里也适用.(当然.我不是说开几个钻石就是富了.只是大多人不愿意花钱的心理导致.)所以...大家请仔细思考一下.对腾讯的不满究真的是完全因为扫描硬盘吗?大多数人其实早就看腾讯不爽了吧?扫描硬盘不过是导火索而已..至于后来的QQ禁止360软件.是真的惹火了一大批中立用户.包括我在内.不过这倒也和之前的说法相符合.如果大多数网友都愿意为杀毒软件付费.那360也不会这么深入人心.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网络大战.而且.很多人的想法是这样的:丫的我不买你QQ的特权.不用收费的杀软.我用免费的360总行吧.可TM的你QQ居然连免费杀软都不让我用.绝对不能忍受.于是.彻底爆发了.[续]在国外连操作系统都要付费的环境下.用户是花钱选最好的产品.各个厂商也都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而中国.大多用户是首先捡免费的用.免费的没有就找破解.破解也没有就不用.总之就是不付费..哎...长期如此.哪还会有好产品出现呢(这也是QQ山寨成功的原因.花钱研发出来.想要得到回报就得收费.但收费就没人来了.干脆山寨得了.成本低.).放眼网络.不打个免费的牌子.根本就没人愿意去看啊..

致腾迅、360及国人的一封信

近日,腾迅公司与360公司发生冲突,双方势要争个你死我活。结果在有关方面介入后,双方暂时停止了争斗。[br/]我不太明白他们争斗的具体原因,也不清楚双方谁的能量更大。但是,其他的先不说,就谈谈两家争斗的事。我就纳闷了,你两家公司争你的斗你的,关我们用户什么事?还都打着自己正义的旗号:一方是为了用户,一方是为了安全……我就悲剧了,既然你们都是为用户着想,那你们何必让我非要卸载其中一样?电脑是我的还是你们的?我用什么软件是我说了算还是你们说了算?你们侵犯的不还是我们的利益和权利?[br/]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大不了我两软件都不用,你们自己去打屁去。爷不奉陪!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这样做后果是什么?当初南联使馆被炸,你们在做什么?中国工人在外被挟持你们在做什么?钓鱼岛事件你们在做什么?某些国家乱认“祖宗”乱封“国学”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祖国统一大业未成你们做了什么?某些国家参拜国际战犯你们在做什么?公然挑衅你们又在做什么?是不是当初八国联军的教训不够深刻?还想来一次?你不是能弹窗口吗?以上的事你们怎么不弹?自古以来,就有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两个中国人就是虫,三个中国人……(我不想打这个字)除了内斗我们还会干什么?我不想承认,但是,那只是自欺欺人!我们表现出来的就是这么回事,有

什么不好说的?再不醒悟,也许还会让“甲午之耻”、南京之恨再现!

呵呵,也许是我夸大其词,也许是我小题大作,但是,请每个人都想想,真的没有可能吗?

不管是腾迅也好,360也好,你们之间的争斗影射的就是整个中国。如果我们真正团结起来,我们何须看别人脸色?何须畏首畏尾?那时我们才能真正仰天大呼:胆敢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而不是躲在小说里意淫!

题外话:希望大家认真看完,有不同意见或本人有不当之处欢迎指出。同时,希望大家转载让人多的人看到!

个人对腾讯大战360的看法

目前两派的拥护者可以说泾渭分明,可说凡批评360的就被定为腾讯枪手,而同样批判腾讯的就是360的枪手。实际上有那么重要么?我们仔细想想如果没了这两家公司,我们会失去些什么?反正不是失去工作,更不会失去生活。
腾讯是条大鳄,而且是对中国互联网良性发展起到了严重破坏的垄断大鳄。这一点相信没人怀疑。因为腾讯的竭泽而渔式抄袭,中国互联网企业几乎失去了创新发展的空间——凡有广阔前景的新创意皆逃不过腾讯的疯狂掠夺,凭借着6亿庞大用户群,腾讯完全是横扫天下,大有中国微软的气概。这家企业,实际上已经是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障碍!
再看360,以“维护用户利益”为大旗,以免费安全防护为手段,三年之内就拥有了数亿用户,成为了又一巨鳄存在。其实这家公司初期我个人是很喜欢的,而且觉得有这样的公司是难得的好事。不过到了现在,我个人却讨厌360。原因很简单——太牛掰了,在完全不具备真正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把自己标榜为中国互联网的救世主,中国网民的唯一救星。这个旗号扛得太大了。大到使360正在走上腾讯的老路。360这一次其实跟腾讯一样,是裹挟了数亿用户在自己的战车上向腾讯宣战,如果说腾讯不尊重用户,那么360其实也一样,只不过360很聪明的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成功博取了同情。
开公司是干嘛的?是为了学雷锋?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公司都要挣钱,何况是腾讯和360这样庞大的垄断企业!两家巨鳄之争,归根结底还是市场之争,是利润驱使,什么“为用户着想”都是幌子,用户只是符号,是收入来源,谁占据的垄断地位谁就可以为所欲为。
我只是个用户,而且这两个软件对个人来说都是鸡肋,所以我个人只感到厌烦和无聊。随他们整去,最好都垮掉,这样才能还中国互联网以清净,给其他有创意但缺乏实力的小公司以喘息发展之机。

360vsQQ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

很多人都知道QQ是即时通信领域的一大巨人却很多人不知道360在国内安全领域也是一方霸主
很多人都知道腾讯的野心是在每一个他看上的领域分一杯羹而不知360的野心是做某一领域的霸主
很多人都说很多小白懂的就是上QQ而很多人不知道很多小白所知道的安全软件也只有360
很多人都知道腾讯市值很高都在想腾讯到底拿自己的隐私卖了多少钱却从没人怀疑360的利润从哪里来
很多人都知道360和QQ在斗却没几个人知道360真正的敌人是QQ电脑管家
很多人都知道腾讯的竟争手段是模仿,山寨竟争对手却不知道360的手段是将对手厄杀在出生之际成长之时。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什么隐私保为战,什么正义之战而不知道这只不过是360为安全卫士的霸业而战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吧没时间去扯谁更无耻。反正我认为360应该在家乖乖的做软件用真正的实力和对手竟争而不是用口水用网民的感情和对手竟争。

解决QQ和360软件冲突的办法

我先鄙视一下TX。
TX现在绝对是做贼心虚,要是没偷窥隐私,利用安全组件检测360软件干什么啊?还美其名曰“我们本可以选择技术对抗,但考虑再三,我们还是决定不能让您的电脑桌面成为“战场”,而把选择软件的权利交给您。”
绝对的就是做了BZ还要立牌坊,严重的再次鄙视。
下面,告诉大家怎么去禁止QQ的安全组件,来解决QQ和360的冲突问题。
原理很简单,禁止QQ安全组件的运行。
XP系统,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Application Data\Tencent\QQ下,把SafeBase这个文件夹的权限设置为完全拒绝
XP系统下,如果看不到安全选项卡,请确认登陆windows的帐号具有管理员权限。如果仍然看不到,请进行如下设置,多谢ooxxo0x同学的提醒
去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中将如图的勾去掉
WIN7系统,在C:\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Tencent\QQ下,把SafeBase这个文件夹的权限设置为完全拒绝
图我就不上了,原理和XP的一样。
最后,再次鄙视TX,小样的,随便一点设置我就能弄死你。要不是QQ的使用范围广泛,我决定的删掉你。鄙视,鄙视!!!!

WIN7系统,在C:\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Tencent\QQ下,把SafeBase这个文件夹的权限设置为完全拒绝
点击工具→360安全浏览器选项→其他→杂项→统一IE和360安全浏览器的User-agent 打勾。重启浏览器,就可以顺利打开QQ空间。

点击工具→360安全浏览器选项→其他→杂项→统一IE和360安全浏览器的User-agent 打勾。重启浏览器,就可以顺利打开QQ空间。



返回顶部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 3.0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5104741号-1